我们都是外地人:打拼在都市 品尝百滋味
发表时间: 2011-09-23来源:

  谭明江来自重庆丰都县龙河镇大月坝村,是三四十万“棒棒”大军中的一员。他和爱人2004年一起来到重庆,因为腿脚勤快,很快就拥有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客户。今年3月,做“棒棒”仅7年的谭明江贷款在重庆市区买了一套二手房,成为“棒棒”中为数不多的有房族之一。全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这是一群生活在大都市里的特殊人,他们离开出生长大的家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承载着家人的期盼,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打拼。不论是否已在城里安家落户,他们对这个城市经常怀有的是一种亲切而疏远并存的纠结感情,他们最为习惯的是对自己的生活报喜不报忧,会告诉家人,我在外面很好,用带着几分不在乎的神气,轻轻掩下生活的不易和艰辛。若要用一种滋味来形容都市生活的感受,恐怕谁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囊括城市带给他们的酸甜苦辣。

  ■ 样样操心

  房子孩子老人如何抉择

  谁不愿意生活在故土,可如果这片故土太过狭小,生活过于封闭,难于承载梦想,那么人们便免不了心生出去搏一搏的念头。但真正来到大都市,品尝了最初的繁华之后,房子、孩子、老人、医保,样样具体的事情接踵而至,头疼的事从此便像空气一样挥之不去。

  先说房子。

  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山西人小李在北京已工作5年多,加上上大学的4年,马上就到而立之年的他,早已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而重中之重便是如何能在北京买套房,再结婚生子成家立业。通过不断努力,他如今在公司做到了经理职位,工资也上涨到了4000多元一个月,也有了10多万元的积蓄,可一路飙升的房价早已超越了他的承受范围,而在他看来,没有房子,其他的一切与家有关的都无从谈起。“我不可能像有些人一样,为了买房让家人把老家的房卖了,父母也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岁数也大了,我张不开嘴向他们要钱买房。国家这几年也不是没有做出努力,按照北京这次新出的房屋限购政策,我也属符合在北京买房的条件,问题是房价还是太高。”小李说。

  虽然有大量外地人涌进集中了顶尖资源的大城市买房置业并为此备受推高房价的责难,但和小李一样,更多的外地人在大城市虽拿着相对老家而言较高的工资,但没有也绝对买不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今年各地纷纷出台的限购措施,更是给外地人购房设定了高门槛。

  除了房子,老人和孩子也让都市里的外地人难以抉择。

  李女士在北京已经成家立业,也有了孩子。但是,双方父母都还在老家居住。“家里只有70多平方米大的两居室,一家三口住着刚好,如果把两家父母都接到北京,根本住不过来,孩子现在还小,今后考虑她结婚的问题,也得准备一处房子。”李女士计算过:“父母养老、孩子上大学乃至以后结婚,每笔至少要二三十万元。老俩口年纪大了,每天出门买菜我都特担心,生怕摔一跤,可是接过来又不现实,老想着老人抚养我们长大不容易,论说应该好好孝顺他们,可又没条件,心里真是很痛苦。”

  至于那些在这个城市里还没有一点儿资产的80后,更是无法想象负担老人的问题。“我们公司刚结婚的80后,家庭月收入七八千。两家凑50万左右,在北京也买不起房。”李女士说,即使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如果没有及时买房,赡养父母也会面临大问题。

  当然,外地人要生活在都市,还面临着异地准生证、异地医保等一系列问题,说起来不难,但跑起来跑断腿。阿燕和先生都没有北京户口,怀孕后,为了办准生证,阿燕夫妇来回在双方老家跑了多趟,最后一气之下,阿燕把自己的户口迁到先生的家乡河南,才最终办下了准生证。女儿出生后,因为在北京生活的众多不便,阿燕辞去工作,带着女儿回夫家生活,彻底离开了北京。

 ■ 农民工

  生存状态更受关注

  除了工作环境较好的外地人外,改革开放以来,还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的生存状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川人大秦16岁时来到北京,初中没毕业的他起初跟着叔叔在汽修厂打工,10几年过去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开起了两家小店,全家都搬到了北京,还在南五环买了套房,买了一辆车雇人跑短途运输,可以算是农民工中的佼佼者。在他看来,北京遍地是机会,只要农民工勤劳肯吃苦,赚钱的机会多得很。应该说,现在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比过去要好很多。“别的不说,我们那会打工时,没有老板给你上‘三险’,也不会签合同,工资低,各项福利没保障。现在,政府对我们越来越关心,与老板有了纠纷有地方投诉,还有最低工资保障。”大秦说。

  农民工出身的大秦,最为艰难的时候,曾经在手指断了的时候绑着绷带在冬日夜里为客户修车,也曾为了给外地户口的儿子在北京找一个好学校而愁苦万分。“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一是已经不适应老家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们夫妻俩就得有一个人回去照顾他,收入也会少很多,供他上学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不过,令大秦欣慰的是,按照现在的政策,儿子即便没有北京户口,也能就近上学了,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众多城市推出一系列破除外来人口受限的措施,如郑州市的外来人口持居住证可享受多项市民待遇;广东省外来人口凭居住证可享受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上海市外来人口凭居住证可享受子女参加高考、参加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考试和评定;深圳市外来人口凭居住证可享受劳动社保、教育、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政策中的一大部分惠及在城市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民工阶层。

  ■ 本地人

  心态复杂而纠结

  不难发现,针对外地人,本地人和政府怀着的常常是一种纠结心态。

  一方面,大量工作是由外地人承担的,除了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外,除了大量城市必不可少的低端岗位由广大农民工占据,大量高端外地人才同样占据了都市里的重要岗位。不管承不承认,外地人在都市里的地位令人难以忽略。

  另一方面,有的本地人怀着某种高姿态,如在公交车上看到不排队的,在商场抢购热潮中看到彻夜排队的,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来上一句:都是外地人干的。不过,他们常常带着些沮丧的心情发现,原来这些移植来的外地人都已有车有房,一些本地人却只能靠拆迁分得房产、靠父母买房,甚至全家挤住在一套小房子里。

  怀抱这种纠结心态,本地人一面承认外地人为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一面却抱怨外地人抬高了城市房价,给城市添堵。

  这种复杂的心态在地方政策上或许也有所反映,常常是一边要破除藩篱,一方面又不断推出各种限制政策。

  于是,这些努力打拼的外地人更困惑了:我们离亲别友,在都市里打拼得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得不到认可?

  ■ 专家观点

  人口流动倒逼公共服务改革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总人口超13.3亿,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超过2.6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1.1亿人,增长81.03%。这意味着每6个中国人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一方面是各地年轻人源源不断涌入都市,另一方面是都市呼声愈高的资源环境压力以及接纳、服务外来人口政策的摇摆不定。几乎所有大城市面对如何完成发展腾飞期对外来人口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目前都在艰难解题中。

  专家指出,摆在2.6亿流动人口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户籍障碍,让他们平等地享有社会公共服务。不可否认,眼下已有城市部分放开了对流动人口的户籍限制,流动人口遭遇城市制度性拦截的阻力正在逐渐减小。但现实问题是,2.6亿的庞大群体,仅靠这些零星的制度“发放”远远不够,而必须上升到社会管理服务的综合改革层次,把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外来人口不是城市的累赘

    闲翻历史,我发现一个现象,有了城市,人类才走向成熟和文明的相对高级阶段。早期人类渔猎生活,逐水草丰美、动物繁盛处食居,形成村落,后为集镇,外来人口增加,遂为城市。有了更广阔的需求,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人之间的文化信息碰撞、沟通与交流,才华与能力通过建筑、科学、哲学和文学艺术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城市促进人类文明取得辉煌成就。3000多年前的希腊、罗马城邦,夏商周时的诸侯国也是城邦。尤其是中国古代繁荣的城市,必然文明昌盛,秦时咸阳,汉时西安,唐时洛阳,北宋开封,南宋杭州,六朝南京,明清北京,莫不如此。

    城市的高速发展、良好就业环境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口,城市由有户口的“土著”居民和外来人口共同建设而繁荣,尤其是近年来涌入城市的外来者,部分以文凭、能力融入城市,成为“有本”一员,多数人从事粗笨重活,他们踏实肯干,不惜汗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巨大效益。他们是城市的脚手架、美容师、建设者,是城市前进不可缺少的力量,以至我们今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们日夜辛勤服务,我们的生活、工厂及城市将如何运行。

    视外来人口为城市的累赘,是一种偏见和短视。“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是基本的公平正义。道理很浅显:一是上溯八辈,谁人不是移民?二是人不仅是资源的消耗者,更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城市的欣欣向荣,是由移民共同辛勤创造的。

    当然,如果城市人口规模过速膨胀,会在住房、交通、就医、教育、治安等方面给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但这绝不能作为歧视外来人口的理由,否则,我们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干什么?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规模城镇化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是中国经济让很多国家艳羡的独特优势。具科学发展观的城市管理者,应感念外来人口为城市做出的贡献,摒弃狭隘的观念,以包容的胸怀,友爱的心态,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

    而外来人口在为城市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理所应当获得关爱和回报,如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奉献、善待他们的诉求、保障他们的权益。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