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用空调 减少夏天生病
发表时间: 2009-07-20来源:

资料图片

    北京现在已经进入夏季暑湿季节,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学习、聊天,是十分惬意的事情,但如果不注意,也能惹病上身。

    ■空调对人体有很多突发影响

    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收缩,血流不畅,使肢体关节受冷受损导致关节痛;室内室外温差大,进进出出感到忽冷忽热,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失调;在封闭房间久呆,氧气不足也可引起头昏、头痛,还会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果身上有汗马上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可能会汗闭造成内热外感,肺气不宣,出现感冒症状甚至发热。特别是平时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很容易因感冒引起疾病的急性发作。

    空调的过滤器可过多吸附空气中的阴离子,使室内的阳离子增多,阴阳离子正常比例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而且空调房间一般都较密封,使室内细菌含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氧含量减少,如果室内还有人抽烟,将更加剧空气的恶化。在这样的环境中久呆必然会使人头晕目眩。

    对女性来说,寒冷刺激可影响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表现为月经失调等。现在妇科疾病中,寒凝血淤的病例偏多,就和女性不注意保暖,特别与夏季的过分贪凉有很大关系。尤其下肢长期暴露在低温下,会引起生殖系统的功能改变,对女性的养生乃至肤色都有很大影响。贪凉受寒引起的血淤是会在皮肤、面色上体现出来的,包括面色发暗,色斑等,多是因为妇科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

    ■长期暴露在空调下就是对阳气的耗散

    中医认为,外邪致病主要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致,这六淫之邪均从肌表而入,空调引起的疾病正是暑湿内热基础上,风寒之邪束表,闭郁体内,气血淤滞,使毒素不能排除。古代名中医张从正首创了“汗吐下”三法,通过让病人出汗、呕吐、稀泻下驱除体内的毒素,调遣自身正气,其中的汗法一直被现代中医临床使用。

    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这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过程。如果老憋着不出汗,就会把皮肤的排毒负担都转压到了肾和肝上,无疑加重了这两个关键脏器的负担。中医《内经》中讲“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必?疟”。其中就包括如果夏天不正常出汗,病邪毒素就会潜藏体内,经过一定时期就会出现病状。特别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上班是空调房间,出门是空调车,回家是空调房子,一个夏天几乎没有出汗的机会,剥夺了人体自然的调节排毒功能,违背自然规律,很容易造成疾病。中医理论上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后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日阳盛于外的特点,避免过度消耗。这种长期暴露在空调下的生活方式就是对阳气的耗散。

    ■应用空调,即使天气再热,室温也不宜调到24℃以下

    应用空调时的室温究竟多少为宜呢?一般认为,既舒适又不影响健康的室温应该是26-27℃,室内外温度差以不超过5℃为宜。睡眠时还应再高1-2℃。即使天气再热,室温也不宜调到24℃以下。

    对于身体虚弱、喜吃素食、冷饮、爱穿着单薄、血压及血糖偏低的人,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人,不要在大汗淋漓时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或直接让风扇劲吹,这会造成汗闭,内热外感,寒闭郁体内,暑热往外加湿气,促使邪气入里,造成暑湿感冒,出现发热、头疼、鼻塞恶心、身重如裹,周身不适。

    空调引起的不适,在性质上属于寒、热、湿夹杂,不是简单的食疗就能解决,应该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治疗。一般都以宣肺解表,清热健脾化湿为主。一般用中药效果较佳,如:银翘解毒颗粒,藿香正气等。

    另外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其中切忌过甜过油腻的食物。过甜的食物会生湿,过油腻的食物生痰,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夏天很多人胃口差是因为湿邪所困,如果再多食甜或油腻饮食,湿邪就会“内外夹击”,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可以常食用百合绿豆汤、银耳羹、扁豆粥、荷叶粥、苡米粥等。酸梅汤、西瓜、冬瓜都对人体有益。也可以用茯苓15克、淮山药20克、薏仁20克、芡实20克和大米一起煲煮成粥喝,可以起到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文/何明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病研究室)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