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倩玉除了歌艺了得,其版画也深获好评
翁倩玉版画作品《银阁瑞雪》 于青摄
翁倩玉个人的2008年“大事记”中,有两项与中国有关。一项是7月14日在东京举办的“心助四川”赈灾演唱会,另一项是9月中旬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翁倩玉版画作品展。
在两项活动的间隙,记者在东京专访了翁倩玉。
传递爱心——
把爱的幸福带给每个人
问:7月14日在东京举办的“心助四川”赈灾演唱会,邀请了众多中日韩三国著名歌手,受到广泛关注。听说你多次发起策划赈灾演唱会,为什么如此热心策划赈灾演唱会?
答:在台湾和日本神户发生地震、印尼和缅甸发生海啸飓风后,我都发起和策划过赈灾演唱会。对此的热心,始于20年前我患的一场大病。人在患病时,如果没有人帮助你、没有人想着你,那将不可想象。在医院里,家人、同事、医生、护士的关心和笑脸让我多次流下眼泪。患病期间,我得以梳理过去和思考人生。当时我就想,今后有机会就要尽力帮助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们,让他们感受爱心、温暖和力量。正像我演唱的《爱的奉献》的歌词那样:“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四方。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我尽力发挥特长策划赈灾演唱会,一是语言优势让我能够与较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士交流,许多赈灾演唱会都是让我担当主持人。二是我在较多国家和地区演艺界、企业界和媒体有很多热心的朋友,人脉优势使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歌手,得到企业的赞助和媒体的支持。
由衷祈祷——
让欢喜代替哀愁
问:能否简要地勾勒一下你的艺术人生?
答:我出生在台湾,两岁时随家人来到日本,在我9岁时参加了日本的“向日葵剧团”,11岁参加日美合拍影片《大海啸》。14岁以后我到美国读书,16岁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17岁出版单曲唱片《黄昏的红月亮》,18岁举办个人演唱会,19岁主演台湾电影《小翠》。上世纪70年代是我演艺生涯的黄金时期,多次主演电影获奖、唱片获奖,连续出演NHK电视台的“红白歌赛”。单曲唱片《爱的迷恋》在1979年销售200万张,获得同年日本唱片大奖,这首歌成了我的招牌曲,唱这首歌时穿的展翅飞翔的演出服成为我的标志形象。今年7月在“心助四川”赈灾演唱会上再次着这种服装演唱。我为自己演唱的中文歌曲在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能够广为传唱感到自豪。其中最知名的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主题曲《爱的奉献》,还有一首是歌词很美的《祈祷》:“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微笑不会再害羞;让时光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这两首歌曲的词作者都是我父亲翁炳荣,《祈祷》是父亲50岁时专门为我写的,父亲既是我学习中文的教师,也是我艺术人生的导演。
人生如画——
色彩随时间推移愈加丰富
问:绘画是否也可以算作你的主业,为什么要学版画?
答:我原来学过油画,对于版画完全不了解。上世纪70年代,偶然有一次看画展,看到一幅作品上有白背景黑色花朵和黑背景白色花朵,感觉很美,经人介绍知道这是版画,作者是日本版画家井上胜江,由此产生了学习版画的冲动。我找到井上先生,要求拜师学画。井上先生知道我是歌手,以为是我一时心血来潮,没有答应,这反而更激发起我的学画欲望。我在家里找到一块木板,用简单的工具作了一幅茶花的版画,拿着它再次找到井上先生,恳请收我为弟子,从此走上版画艺术之路。
1983年我的作品《冬之阳》首次入选日本最大规模艺术展“日展”。1993年首次举办个人版画作品展。2005年我的《红楼依绿》入选“日展”特选作品(注:即版画最佳作品)。制作版画刻木版费力气,程序多费时间,要求细腻精确。我每年下半年参加“日展”,每年上半年参加版画专业团体“白日会”的版画展。每年参加两个画展都要拿出新作,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我乐此不疲。我的早期作品是黑白色调的,现在的作品多是彩色的。除了色彩,在层次和视角方面也不断追求新的突破。
点评:翁倩玉的艺术人生,早期是影视歌为载体的表演艺术,近期以版画艺术为主,兼顾影视歌坛、美食讲座、时装设计、活动策划、演出主持人等,可谓多才多艺、多姿多彩。(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