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由河北省文明办主持编写的《河北城市新风百组》一书举行首发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白石出席会议并讲话。
白石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全党的事情,也是全体公民共同的事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事业。众人拾柴火焰高,特别是我们的文化界、社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是精神文明建设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是一支精英力量。同志们在过去的时间里,对这项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希望今后还要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参与、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借此机会,我就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一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位一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其他工作上去了,文化搞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建不成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概念,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丝毫没有减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思,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弄清楚。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从大方面来讲,包括两个大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其中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种精神”、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在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图书出版等领域中进行。这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大家都知道,现在文化产业中央抓得比较紧。这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恩格尔系数下来了,文化消费上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到来了。所以要抓住这个时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同时,我们还要十分注意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思想领域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信念问题,没有信念,一个民族就会一盘散沙,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就会从根本上出问题。道德领域的建设主要是解决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不好,不仅降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而且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成本。比如三鹿奶粉和长城干红所蒙受的巨大损失,在很大程度上讲是由于“缺德”而造成的。我们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人力、财力年年增加,道德建设搞不好,社会风气不改善,社会秩序是难以搞好的,投入的再多也不能解决问题。存在决定意识。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解决道德领域中遇到的新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为指导,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找原因、找办法,把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道德规范建立起来。我们这些同志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二、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中“软”管理问题。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了创新社会管理问题,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座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大学的老师有的是搞社会学的。社会学中里面有一个理论叫“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控制也就是社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硬管理,一个是社会的软管理。硬管理靠的是法律、警察、监狱,是管人们行为底限的,所以也叫制度化的管理、被动的社会管理。谁的行为碰了底限,那就出格了,就要受到惩罚,让你害怕,不敢去做。软管理靠的是思想道德建设,是通过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荣辱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这也叫非制度化的管理、主动的社会管理。六十年代学雷锋,最好的时候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需要那么多警察。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雷锋顶十万警察”,这就是社会软管理的作用。现在,是非不清、以耻为荣的问题严重存在,是导致公共交往中不讲秩序、职业活动中尔虞我诈、家庭生活中不孝不贞,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如何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拿出管用的办法,切实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现在一方面强调为了群众,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相信和依靠群众。没有相信和依靠群众这一条,“为了群众”就可能演变成“恩赐群众”,我们就成了救世主,成了英雄创造历史。毛主席说过,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的原理,如果忘了这两条基本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这是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所必须遵循的。创新社会管理要遵循这个原理,创新社会软管理也要如此。我们说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么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推动历史前进?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人民群众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的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人民群众看不到利益就不会去奋斗,没有人民群众的奋斗,历史就不会前进。作为领导者来讲,一个是领路,一个是引导,而不能代替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那么,在社会软管理上怎样依靠人民群众呢?应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精神文化的共同利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带普遍要求的、共同方向的利益,需要我们去发现、去集中。第二件事是把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讲给他们听,群众悟出了怎样做才对自己有好处,就会同心来干,这叫觉悟群众。第三件事是把人民群众组织到为自己的精神文化利益的奋斗中来,这要求我们要有一套被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方针政策和方式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三、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文明问题。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省开展了城镇面貌大变样工作,使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省委提出再用三年时间上水平,这其中既包括城镇的进一步规划和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还包括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后者是为城市注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就是给城市注魂的,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一是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的研究。举个例子,在前几年建设部开的一个会上,现在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来是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同志讲:我们的城市这几年高楼大厦建了很多,但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回家的路”指的是建筑的民族文化,建筑的民族文化没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就少了一块,自己不认识自己了。一个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都要适当地保留一些,包括古代的、近代的,也包括五十年代的,否则城市的历史沿革和厚重感就没了。还有,正在建设的建筑也要注意它的文化内涵,一个城市的建筑不能都长得一个模样。我们搞城市的现代化,不能忽视其中的文化,否则就成了“文化沙漠”城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加强研究,要大声呼吁。
二是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我省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些基本设施滞后。文明城市测评,我省11个城市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大部分都处于三档,河北至今还没有一个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条件就不够格。三年大变样过去了,房子盖了不少,但公共文化设施依然如故,还没建起来。文化产业缺乏大的产业园区,大众文化消费品开发不够。怎么通过产业园区拉长产业链,如何把文化大省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使城市生活充满文化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强研究,要大声呼吁。
三是城市公共道德建设的研究,前几天石家庄市瑞彬书记召开会议,把局长、区长都请来了,石家庄的文明程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倒数,他下军令状,谁的工作做不好班子集体辞职。第二天各局、各区都开会研究部署,看态势不错。但到大街上一看,该爬栏杆的还爬,该闯红灯的还闯,不文明现象还很多,可谓积重难返。总这么下去是不行的。这些年,我们在提高市民的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环境意识上做了不少工作,有效果,但不明显,问题仍然很多。如何有效地抓教育、抓引导、抓执法,哪些工作没抓到点子上、没抓到家、没认真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强研究,要大声呼吁。
《河北城市新风百组》一书的编写从2005年春天开始,七年中,我省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伦理、民俗、文艺、新闻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出版部门的同志们精心编撰,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调研参与者有1000多人次,完成相关文章851篇,文字达到4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