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应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央党校教授王杰谈中华传统文化
编者按: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在听取大家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研究的情况介绍后,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总书记的此次考察,传递了一个怎样信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做起?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儒商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杰。
记者:王教授您好!您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而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那么在当下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王杰: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民众要急切了解辉煌灿烂传统文化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现代化成功发展的一种文化表象,中华民族开始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所以普及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仔细甄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在普及和推广传统文化时,要有所取舍和选择。选择那些既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又要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思想资源。要坚决避免和抵制传统文化在传播、普及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三俗”现象及迷信化、功利化、排外化苗头;同时,对传统文化,也要避免自大和自卑的心态,而应该持自尊、自信的心态。
其次,要坚持专门研究与普及推广相结合。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一方面,专门研究是普及推广的前提基础,通过专门研究对古代思想作出新的解释和选择;另一方面,做好普及推广工作。通过普及推广,就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为普通大众所了解和接受,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对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最后,要注意普及推广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时,是原原本本不加变通还是加以现代改进?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在文化的发展中,传承与创新都可谓举足轻重。我们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王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要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从认识、评价和继承三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全面系统的认识是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类型,具有独特的内容,也有严密的体系,还有自己的终极关怀。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传统社会被打破,丧权辱国、亡国灭种背景下的救亡情结成为近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结,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为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部分知识分子丧失文化自信,倡导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都效仿西方。这种文化自信的缺失,在当前部分人身上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不过,扎根于衣着饮食、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文化规范却始终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文化自信的短暂迷失之后,必然是更大范围内的文化自觉。全面系统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百余年来在西方思想冲击、打倒孔家店等过程之后必然要进行的文化清理工作,也是重新盘整文化家底以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传统文化的清理工作,近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已多次提起,但均因时势或个人等原因而偏于支离,清理成果缺乏系统性、一贯性。在新形势下,对于传统文化的清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为了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少遗漏乃至不遗漏,打牢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为了系统认识传统文化,在清理过程中可以打破经史子集的框架,超越义理、考据、辞章的束缚,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现代学科分类归纳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结合现当代情况进行系统化归类,尽量形成便于人们学习、评价和继承的传统文化体系。
其次,科学准确的评价是重要基础。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既有皇皇二十四史可作为治国借鉴,又有关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道,还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伦理规范作为社会活动的指南。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全面、系统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理清文化遗产,区分精华和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科学正确的评价,才能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目前享有的文化遗产。
科学正确地评价传统文化,一是要求立足中国国情。既要防止以西方价值观为评价标准带来的盲目否定而产生的全盘西化思想,又要避免极端保守的全面复古思想,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因机械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产生的教条倾向。二是要求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出发,为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精神支持。既要警惕单纯强调市场经济的唯物质科技发展思想,防止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对人性道德带来的伤害,又要避免纯粹的精神决定论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保持社会的整体活力,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
再次,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是必然要求。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传统意味着历史,但当前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绝不应局限于历史,而是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决定了我们今天继承传统文化绝对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使其实现与外来文化的共存、共同发展。在科学准确评价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当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辩证分析、区别对待,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努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确保文化传承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发展性和前瞻性,建设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既要注重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尤其是能够指导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思想,如隆礼重法、和而不同、博施济众、以人为本、民贵君轻、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重孝、执政为民、忧患意识以及义利观、廉耻观、荣辱观等思想;又要抛弃个人崇拜、男尊女卑、封建等级、愚孝愚忠、迷信鬼神等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要更加关注当前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同思考,不仅考虑解决当前问题,而且考虑解决进一步发展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包容性,持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持。
记者:中央党校作为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您认为,党校应该如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领导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王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我们需要的是有中国内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如果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主张:“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到中国孔子研究院考察,其实也是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中国共产党人应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事实也已经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资源和遗产,经过现代转换与创新,已经融化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观念和指导思想中,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如前面提到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民本思想、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等等。
党校系统既是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同时也是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当前,我们正置身于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中,全民族几乎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我们应该充分展示党校系统在弘扬和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学术界能够听到来自党校系统的声音,将党校系统从事中国传统文史哲教学与科研的人才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那么,党校应该怎样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我觉得,是否可以由中央党校牵头,成立中央党校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或中央党校国学传播研究所,在党校造成研究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的大环境大气候;另外,成立全国党校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据我所知,全国各级党校系统,从事中国传统文史哲研究的人以及与此相关学科研究的人不在少数,成立这么一个机构,有利于调集全国党校系统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若条件成熟,可以开办一个以党校系统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为重点的网站,以展示党校系统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和实力。在学员学习时间短,传统文化课暂时还不多的情况下,多开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如网上选修、网上讲座,还可定期邀请校外名家来办讲座,让学员在课余有更多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等等。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要亡党亡国;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不能丢,丢了就会迷失方向;传统文化这个老祖宗同样不能丢,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本,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忘了本,丢了根。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心存温情和敬意、尊重和认同,这应该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对待民族文化的最起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