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幸福观 让我们远离幸福
发表时间: 2010-03-18来源: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引发热议

    最近,不少同事或朋友碰在一起,就会互相推荐:“央视一套正在放映《老大的幸福》,范伟主演,挺不错的。”3月4日起,38集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开始在央视播出。虽然不是场面豪华的大制作,也不是悬念迭生的间谍片,但剧中傅家兄妹5个的平常故事,却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吸引观众跟着一起笑一起感动,剧中探讨的“幸福”主题更成为广大观众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

    小人物故事,带来高收视率

    《老大的幸福》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憨厚老实的足疗师傅老大,在东北小城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几个自以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弟弟妹妹要帮大哥换一个活法,合力安排他来到北京寻找“幸福”。然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让老大在陌生的大都市里四处碰壁。在目睹了房地产大亨老二、官迷老三、房奴小四、“股疯”小五的生活后,老大身心俱疲、倍感茫然;但另一方面,老大又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他一直照顾着孤苦无依的梅好和她的儿子多多,像一座大山一样成为弱者最坚实的依靠。

    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的简单故事,却“打败”了众多情节错综复杂的古装剧、悬疑剧、谍战剧,创造了令一般电视剧组羡慕的高收视率5%。《新闻联播》节目10天内两次报道该剧的热播程度和热烈反响。

    “本来,我只是冲着范伟的幽默表演去看的。后来就欲罢不能了。房奴、蚁族、北漂、傍大款、股疯、官迷……《老大的幸福》涵盖了现代都市中的很多热门现象,一看就能产生共鸣。”观众徐文说,他从没看过这么有生活质感的电视剧。

    说起这个电视剧的故事来源,省广电总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本剧总导演李路介绍:创作缘于范伟和他哥哥的真实故事。几年前,范伟哥哥在沈阳下岗了,为了帮助哥哥,范伟就把哥哥接到北京,让他学打字、学开车,给自己当助理。结果发现,哥哥在北京因缺少朋友,生活得并不快乐。相反,哥哥回到沈阳后,却如鱼得水。这件事让我们很感慨,就决定由此创意,请编剧创作剧本。我们在剧本上花了将近3年的时间,剧中的房地产大亨、北漂、炒股族,都是社会上令人关注的群体,因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同步提升?李路表示:《老大的幸福》承接人们关注的问题,传达了很多幸福理念,如知足是福,放手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每个人的幸福观是不一样的。如果幸福观错位,反而会让人们远离幸福。电视剧主要是通过平民视角,通过他们的“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提示大家,什么才是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怎样感受生活中的幸福。正是这种对幸福的独特感悟,触及到了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思考。目前该剧在网络上的点击量已破千万大关,而在央视一套播出尚未过半,就已经有网友和媒体纷纷关注该剧的“续集”何时出炉。西南一些城市,甚至因此开设了专门的幸福热线,接听各方观众的反应。

    剧里剧外,一次幸福观的碰撞

    电视剧中,傅家兄妹5个,除傅老大外,或是官迷,或是股疯,有人当北漂,有人傍大款,折射着这个社会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现实。范伟、孙宁、金巧巧等演员,把这种“追求幸福的过程”演绎得轰轰烈烈。而在剧外,观众对幸福观的讨论,同样热烈而现实。

    “看了这部电视剧,几多感动,几多感慨,又有几多无奈……”一位网友说。这位网友的留言,正是很多观众收看《老大的幸福》的真实心理写照。

    南京某大学教授老姜对《老大的幸福》甚是推崇。他说:从这部剧中,我们起码读到两点。一是现代都市中,人们幸福观的严重错位。比如老二是房地产商,他认为有钱就是幸福。在他眼中,老大没钱,所以不幸福。但老大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虽然只是一个足疗师,但能为别人带来快乐,因而是幸福的。老三是个副处长,他认为官越大越幸福,小四是个北漂族,能成明星是他的最大梦想,而小五则梦想嫁个有钱有豪宅的阔老板。除老大外,其余四人的幸福观是现实的,同时又是扭曲的。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现实,非常切中时弊。第二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剧中得到启示,比如,不要把自己的幸福观强加给别人。我老家有个邻居,已在北京做了副部级高官。他一直想把在乡下的母亲接到京城去享福。今年春节,母亲去了,但因为生活方式、习惯不同,与儿媳妇也没有共同语言,沟通很困难。母亲在北京的大房子里住得并不自在。不管儿子如何挽留,大年初五母亲就硬是回了乡下。其实,我自己也做过这样的傻事,以为把父母从乡下接到城里,吃得好,住得好,他们就幸福了。实际上,幸福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层面的愉悦更加重要。

    “看这部电视剧,我不认为自己是旁观者。”青年书法家王卫军是《老大的幸福》的热心观众。他说:剧中的每个人,都能在我们身边找到影子。他们把对幸福的追求异变为对权力、地位和金钱的追求,有时甚至不惜损人利己,做出种种扭曲人性的举动,从而把自己搞得很沉重,很痛苦,结果反而远离了幸福。剧中的老大,知足常乐,善良睿智、幽默仁爱,最令人感动。于社会而言,多一些老大这样的人物,整个社会幸福指数才高。对个人而言,我们应该反思,重新定义幸福。不是房子越大越幸福,也不是钞票越多越幸福。幸福更是一种个人心态,一种像傅老大那样的境界。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

    “长大了,出生了,妥了;上学了,成家了,妥了;付出了,努力了,妥了;你哭了,我笑了,妥了!”在公司做管理的徐文,看了几集后,就记住了电视剧的主题歌。他说:现实生活确实有很多不如人意处,要想幸福,只能自己调节。我最欣赏傅老大,遇事很乐观,他的口头禅就是“妥了”,简洁的两个字,却张扬了一种超然心态。我们大家也该像老大那样,遇到不顺心事时,自己调节调节。

    幸福,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哲学话题。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剧情的嬉笑怒骂间,让人们对幸福观又来了一次多元的反思和碰撞。

    视线下移,温情凝视现实生活

    什么才是幸福?中国古典哲学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境界。北京著名导演徐化雨先生认为,《老大的幸福》以底层视角揭示了深层哲理。作为导演,徐化雨总在寻找“中国人的笑脸”,他发现,如今,中国人的笑脸太难寻找了。

    近年来,现实题材剧的创作虽然也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但是,题材扎堆和雷同现象很普遍。从数量上来看,形式花里胡哨、情感日渐苍白的言情题材剧让人眼花缭乱,而真正关注农村变革、城市改革、基层矛盾等现实问题的电视剧严重匮乏。从质量上来看,缺乏对底层社会和个体生命的深切关注与温情凝视。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暴发户”心态,资本与财富在荧屏上制造了无数神话和梦想,官员、董事长、明星大腕、知名学者、高级白领成为“主流话语”,底层民众的艰辛与血泪、温情与尊严沦为“边缘话语”。《老大的幸福》则把眼光投向当下现实,尤其是小人物身上,而且,通过小人物,反映了灵动丰满的社会生态。王卫军认为,《老大的幸福》是继去年《蜗居》后,又一部很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徐化雨认为,虽然说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家长里短”居多,但“家长里短”中其实应该包含着大悲悯,主创人员应该真正深入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以真诚与真挚触摸现代人的喜怒哀乐,以悲天悯人的文化姿态投入电视剧创作。从这些角度看《老大的幸福》,主创者的视线下移了,态度端正了,情感真挚了。徐化雨强调,现实题材是一个富矿,材料取之不竭,而且话题性强,关注度和市场认可度都比较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实题材电视剧其实可以成为社会的“减压阀”。

    幸福是什么?无论是电视剧本身,还是专家学者,也许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正如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幸福密码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记者 贾梦雨 张粉琴)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