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是启发心灵的地方
发表时间: 2018-09-09来源:
【和谐中国网·和谐书院】传统教育
        很多家长很看重孩子的感受与情绪,生怕所谓孩子情绪低落,事事要与之商量沟通,以保证孩子的情绪高涨。习惯了孩子的笑脸,见不得孩子沉静,庄严的一面。认为这样是有问题的。人动物性的一面很容易被照顾得到,即所谓情绪,情绪方面的表现在人性中的肤浅部分,很容易被激发。
        一个简单的感观刺激很快能逗得孩子手舞足蹈、兴高采烈。教育不应该在这个层面去着力,更应该是启发孩子的心灵,而非照顾孩子的情绪。唯有如此方能称之为教育,不然则为训兽。教育是针对人而产生的,目的是开发人性的过程。不是开发动物性的过程,动物也有情绪。人性中又以至善为其根本,这是正向的生命表现。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让孩子去接受成为魔鬼的教育。纵使所谓坏人也会对自己孩子有道德表现的教育需要。
        情绪来自人性中的浅层面,孩子们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其实孩子更不执着,但往往是大人放大了孩子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早上来私塾会与家长纠缠不清,哭哭闹闹,多半这其实只是孩子在与大人闹情绪。为什么说是情绪上的呢,因为大多孩子在家的时候也不是与父母形影不离,如果你让孩子看喜洋洋然后父母可以出门,那样孩子同意的话,那说明你的孩子只是在闹情绪,如果说上学可以买什么玩具作为条件的话,他同意上学,这就是孩子在闹情绪。
        很多家长没有看到,当有时候家长有急事放下孩子就走的时候,只要家长走出了孩子的视线,孩子们马上停止了哭声,即刻与其他孩子玩起来,很快又看到他们笑了。所以孩子的情绪可以尊重,但不要在教育中太看重。大部分孩子的情绪,置之不理,他们会无所来,亦无所去的,马上就如常了,不必太在意!
        当下教育中师道沦失,人与人之间,难以信任,以及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再加上商业教育的扰乱,让教育仅成为了一种服务性质。很多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孩子,只是在照顾情绪而不是在做教育。更有甚者,还在反对教育。这都是人被物化的结果,人本是有动物性的一面,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层面,动物性的一些表现是不需要加强与放大的,更不需要去教育的。教育应着重心灵与人性!
【投稿】和谐中国网
  邮箱:731590068@QQ.com
  微信:131 4145 7599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