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劳动者的歌:安康高新区花园沟村的变迁
发表时间: 2013-05-12来源: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日夜向往。这里山歌嘹亮,这里茶园飘香。这里小伙勤劳,这里的姑娘漂亮。这就是我的故乡,美丽的安康......”中国高音教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周发猛将这首《喊一声故乡安康》传唱到大江南北。
  周发猛的老家在安康市高新区花园沟村。
  这个令周发猛日夜向往的地方,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也曾经过着“要想吃好饭、红苕拌搅团”的生活。
  然而,30年来,这些勤劳质朴的人民凭借自己的双手不懈努力,改写了花园沟村的面貌,也谱写出了一首动人的劳动者之歌。
   为了贯彻中央宣传部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中国科教网走进安康市高新区花园沟村,深入党员群众,感受花园沟村的变迁。

67岁村民周兴俊:30年前一天三顿红苕芝麻叶当菜

     我叫周兴俊,出生在花园沟村五组,住在花园沟村这么多年了,着实见证了花园沟村的发展和变迁。30年前,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交通不便利,吃水不便利,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打井喝上了井水。8个组3000多人,最早住的是茅草房,后来都盖砖混结构,现在马上要住到已经建设好的漂亮小区。


安康高新区花园沟村村民周兴俊(中)忆苦思甜

     尤其30年前,人畜共饮堰塘水,喝青蛙尿。原长岭乡书记姜某写过打油诗广为流传:“走到长岭望一望,一天三顿红苕棒,要想吃好饭,红苕做搅团,盆里见到碗,碗里看见人。”因为主食不够,就使劲添水。把榆树叶子、米糠、芝麻叶、红苕蔓子当菜。自从2011年5月安康高新区进驻,赔了征地补偿,暂时住过渡房,楼房也盖好了即将入住,儿子从部队退伍在政府部门开车,我现在啥都不愁了,安享我的好生活。

老党员周兴贵:说到过去挑水要走五里地,孩子们都不信

     花园沟,主要是因为三道梁两道沟,即大修厂梁、电石厂梁、罗家梁,周家沟、花园沟,方圆2.13平方公里,因此起名花园沟村,希望有一天变得和花园一样。

     30年前吃水难,只能挖水窖,下一个坡坡,上一道坡坡,五里路外去挑水。,由于地理原因,山地不能改造成水田,吃不上米,过春节农业社分发的稻谷,只得到河西镇去碾。通不上电,女人们晚上做针线活只能点煤油灯。


曾经的花园沟变成真正的现代都市花园

     后来村里种了一些蔬菜,大家挑到城里去卖。一个壮小伙子也得走一个多小时。而现在这里通了8路公交车,儿子也有了大货车,出行非常方便。今天花园沟人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高新区。

     谈到过去五里之外去挑水,孩子们都不信,以为说的是愚公移山的神话,因为自来水早用上了,但这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事,现在虽然过好了但是也不能忘记过去。

村主任周应龙:2012年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10前才是397元

     花园沟村以周姓为主,随着教育水准的提高,也就分散和瓦解了极端的宗族思想,一切都讲民主。高新区建设让农村变城市,花园沟人实现了共同致富。

     随着高新区建设,花园沟村村民获得了征地补偿、土地流转分红收益。再加上在附近企业务工收入,运输、餐饮等三产收入,工程项目、商业租赁收益等,前年人均收入达到是6688元,2012年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而十年前则是397元。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花园沟村的目标是2020年人均收入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包括居住、文化、环境、社会事业、受教育程度等都要上一个台阶。

     现在花园沟是属于拆迁过渡期,文化团体分散。等社区建设成后,我们还将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村里考上大学和学习成绩突出的孩子予以奖励,对贫困户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式。

村支书张海娥:高新区建设让花园沟处处充满生机和希望

   2008年我担任花园沟村支书以来,积极进行党组织建设,发展新党员。村里党员由原来64名,发展到了现在的82名。

       2008年村上欠债160万元,仅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我们就将债务还清了。村里有一支“运输大军”,这是村里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这支“队伍”有小车150辆、工程车200辆。这些司机的生活过得都不错。以我们村的周海龙为例,他是8组的组长。过去他在广东一家鞋厂打工,一个月收入800元。2001年他回到了老家,工业园区成立,他开始搞运输,当年的年收入就达到了将近7万元。

      这些年高新区建设涉及到村里拆迁、占地、迁坟等很多很复杂的工作。我们在高新区社区管理局党委的领导下,在高新区驻村干部的指导下,我们村干部班子耐心细致,一一到村民家里去做说服工作,并维护好村民利益。

     近年来,村里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妇联建设,团建我们一一落到了实处。村干部任用上我们推行民主,实行四议两公开程序。村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会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花园沟村村支部书记张海娥的学习笔记

     尽管村子的经济不断发展,浓浓的乡情依然没有被金钱味所冲淡。村里70岁以上老党员我们定期慰问。工作上我们注意帮扶贫困党员、低保党员。

     1988年我嫁到了花园沟村,当时我是跑几面梁去挑水。25年过去了,经济好了,儿女们长大了。走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我也享受到了村里发展的成果。

      现在儿女还没成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他们有自己的小家庭。对于村子的未来,我也将尽我的努力,为花园沟村继续做贡献。

   总的来说就是脚踏实地干事,老老实实做人,为群众服务,与时俱进。说实在话,花园沟村的今天,是多少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安康高新区的建设让花园沟村处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


安康高新区社区管理局领导、花园沟村两委会成员和走基层科教网记者留影  

      结语: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30年来,花园沟村日渐丰茂。如同它的名字那样,成为这里的人们生活的美丽花园。伴随着花园沟人的讲述,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一砖一瓦累积起来的壮美,我们似乎也能看到那点滴汗水浇灌出的甘甜。“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让我们通过花园沟的变迁一起来聆听这首劳动者之歌。它献给花园沟的村民、村干部,也献给日益美丽的安康市高新区。(文/ 李伟伟 张凌锋 图/马文 )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